現在的事跡材料是大家廣為使用的一種書面文體,寫一份事跡材料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呢!下面是路路文書網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8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1
馮榮傳老師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他的光輝事跡深深的感染著每一位人民教師。在重視建設的今天,重溫馮老師的事跡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習馮老師,首先學習他愛崗敬業的精神。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守教育崗位,恪盡職守,為教育事業獻出了生命。愛崗敬業,是一位人民教師起碼的職業道德。我們應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學習馮老師,就要學習他在艱苦環境中勵志愛生的高貴品質。馮老師執教于偏僻鄉村的不起眼的小學,教育教學環境艱苦,他不以為然、樂于其中,熱愛學生,以給學生帶來快樂為最大的心愿。我們執教于中學,條件優越于馮老師,因此我們更應該像馮老師那樣執著地一生奮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學習馮老師,還要他愛護學生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用熾熱的父愛關心每一位學生。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能像馮老師那樣,不必要的師生矛盾就不會發生,即使偶然出現師生間的不愉快,也會自然的化解。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是值得關注的社會現實,今天諸多社會因素早已讓師道尊嚴的時代劃上了句號。作為教師,注重社會角色的變化,以變化的時代為背景,在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教育教學舞臺上,演好自己的每一出戲,就要以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為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大量的學生工作,善于和學生溝通,學會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從學生的視角去認識事物、評判事物,從而使學生尊重自己,樂于與自己做朋友。
學習馮老師,就要學習他不慕榮利,不張揚自己的成績,兢兢業業、務實勤奮,不計個人得失。這就要求我們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深入研究學生,不斷探究社會,在變化中主動適應社會變革,開拓創新,樂于奉獻,甘作人梯。
所有這些都是今天的我們應該永遠銘記和學習的,我們應該以馮老師為榜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銳意創新、奮發向上,我們就是要做一位好老師,一位對得起人民、對得起祖國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2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彼秊閯撧k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3
觀看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專題報道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位年僅30歲的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有著無限美好的未來,本來可以選擇留在繁華的大城市,然而她卻放棄了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家鄉、回到農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成為一名光榮的“第一書記”,用美好青春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的精神并沒有隨著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榜樣,激勵著我們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作為一名社區的共產黨員,我認為我們應該做到:
一、甘于吃苦,戒驕戒躁。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雖然面對著“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繁瑣與窘境,但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摒棄急躁、浮躁的態度,克服散漫、慵懶的習慣,主動沉下心、撲下身,深入居民小區樓院,征求社情民意,推動社區治理,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勇于擔當,甘于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向榜樣看齊,向典型學習,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把服務居民群眾當作事業干,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任勞任怨,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社區的每一寸土地,用真情和實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面對有損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的行為和言論,要敢于站出來予以制止,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主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積極主動挑擔子,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奉獻在前、吃苦在前,不與組織講條件,不給組織添麻煩,努力攻堅克難,奉獻在社區,奉獻在基層。
三、扎根基層,不懈奮斗?!靶腋J菉^斗出來的”,作為社區干部要把居民滿不滿意作為衡量我們服務工作的一把尺子,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服務居民。黃文秀同志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一顆赤誠之心帶領群眾精準脫貧,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也是一名社區黨員干部,也是黨的事業傳承者、追夢人,一定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用只爭朝夕、久久為功的精神和飽滿激昂的熱情去打造“幸福__”、“幸福城區”。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4
通過觀看“最美教師先進事跡”的報道,我從竇志剛老師光榮事跡中可以看到,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昭示一名教師道德之美,讓我能以自己也是教育行列中的一員而身感自豪。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白蠲澜處煛闭潜局鴮W生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強烈的責任心克服種種困難,這是對愛的教育的最好詮釋!充分體現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樹立起了新時代"最美教師"的可敬形象。關愛學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愛學生就要關心、了解學生,就像竇老師那樣,對每一位學生必須有責任心,這樣才能把愛心落到實處。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因成績而愛,不因金錢而愛,這種愛會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不能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應關心每一個學生。
“最美教師”的事跡也給我一個啟示。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優秀,除了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學生成績這些顯性指標之外,還應該更多地關注教師的愛心和責任心。愛心和責任心都體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點點滴滴,雖不容易量化和評估,但這卻是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和發揚的,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其實,作為一名教師,不一定非得追求成為一位“名師”,但應該力求成為一名“最好的教師”: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學生。這些平凡細節的背后,需要一顆持之以恒的愛心。
同為老師,我該向最美老師學什么?就要學習她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始終不渝的頑強意志。學習她心中只裝著學生,為孩子帶來無限希望。學習她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奉獻黨的教育事業,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民教師。我想做人除了自己,還要心中有他人,能設身處地地想著他人,這樣才能使自己做的更好。一生中若能盡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有益的事,這才活的更有價值。
最美老師的報道也讓我重新思考對于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應該像他們一樣有愛心,有責任心,讓愛與責任同行!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5
近日在教師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師”學習的熱潮,老師們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師”的義舉所打動,紛紛表示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一、學習她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張麗莉同志面對生死考驗,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毫不猶豫,奮不顧身救助學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揚了民族的傳統美德,用英雄的壯舉詮釋了教師的光榮稱號,是當代優秀青年的杰出代表。要學習她的高尚情操、精神狀態和昂揚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的教育事業中去。
二、學習她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張麗莉同志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寬裕,但她連續三年每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錢資助貧困學生。正是愛心,責任感,熔鑄了師魂的真諦。要學習她高尚的師德,恪盡職守,甘為人梯,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培養德、智、體、美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學習她勤奮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職業理想。張麗莉同志的座右銘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她經常在網上教育教學交流互動,參加市、區、教學教研活動,還出資購買了的學習資料,專業了較快的。在年輕的班主任當中,她是最讓家長信服的好朋友、放心的好同志、學生喜歡的好教師。她用執著的熱情收獲了累累碩果,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來晚走,經常帶病工作。要學習她勤奮進取的精神。
四、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職業精神。張麗莉同志參加工作,用她的熱情和勤奮進取鋪設了無悔的從教之路。她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在師傅課堂上聚精會神,一直聽課5年,事發當天還連續聽課兩節,聽課學習成了她的習慣。她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她把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心上,一視同仁,寧可放棄休息也不愿放棄孩子。她用的行動詮釋著為師者對職業的熱愛,學生收獲的僅是知識,更是一份情感、一份無私、一份熱愛。要學習他的崇高思想,牢記使命,忠于的教育事業,高尚的職業道德,教書育人本領。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跡在感動著,也給每個人的感動,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我是一名教師,我要向張麗莉老師學習,學習她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英雄氣概,學習她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出光和熱。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6
最近根據基地黨委組織的“讀好書”黨建創新實踐的課題學習了王彥生先進事跡,感人至深,讓我的心靈得到震憾。王彥生,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優秀的共產黨員,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組工干部與病魔抗爭了5年后,過早的離開了人間,年僅49歲。他在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組織部工作崗位上做出令人難忘、令人敬佩的不平凡業績和所體現的高尚情操,他以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他是新時期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的典范。王彥生的先進事跡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很多,我認為最值得我學習的有以下方面。
一是信念堅定、堅持原則、堅持黨性的政治品格。
他自幼喪母,家境貧苦,在黨和政府及家鄉父老的關懷關愛下,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招生生制度改革后,考入邯鄲工業學校,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在工作近20_年的時間里,他對黨忠誠,對黨和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對黨的信念忠貞不渝,對事業一絲不茍,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二是能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心系百姓和勤勉敬業、注重學習的工作作風。
王彥生同志早年的生活經歷和求學歷程,使他總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用一種平和寬容的態度處世為人。他始終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已的事,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對群眾滿腔熱情,在工作實踐中重視下基層了解基層情況,體察百姓冷暖,對社區干部和基層群體要求解決的問題入心入腦,不推不拖,很小的事當成大事去辦。
三是作風儉樸,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的優良品行。
王彥生同志在擔任組織部長這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崗位,他不爭名、不爭利、不爭權、不爭位,他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有權不搞特權,有權不謀私利,不生非分之想,不取非分之利。他一生克勤克儉,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標準,從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貪圖享受。一個十多年的縣級領導干部沒穿過名牌衣服,沒住過星級賓館,并一直住在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同時在多次評模評功、晉級升遷中,總替他人著想,主動相讓。
王彥生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對照王彥生同志的先進事跡,反省自已工作_年來的工作、思想情況,發現自已還有許多不足,如工作不扎實、創新意識不強等等。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將把王彥生的先進事跡當作一面鏡子來衡量自已,鞭策自已。在政治思想上加強黨性鍛煉,牢記宗旨,永葆共產黨人本色,牢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在工作上勤于思考,開拓創新,扎實主動工作,貼近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同時勤奮學習,并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將理論融入到實踐中去;生活上團結同志,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真正做到“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7
“甘為人梯無悔奉獻”這就是2016年度最美教師孟祥彬老師的最美詮釋,大家都敬佩這位老師,下面是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2016年度最美教師孟祥彬老師的先進事跡,希望能夠幫到您!
孟祥彬9月10日,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將播出2016“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晚會,
?活動評選出10位“最美教師”和一個“最美教師團體”。自2011年至今,“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已成為央視品牌欄目之一,讓人們認識了大量為教育事業和孩子無私奉獻、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有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的優秀教師典型。
佳木斯一中教師孟祥彬,人稱“老孟”。老孟其實并不老,當年學生給他起這愛稱時,他不過29歲。2003年,剛剛送走高三畢業班的老孟,由于一位老師工作調動,他繼續留在高三,接手了這個老師的班。調走的班主任深受學生愛戴,據說當時去火車站送別時,全班同學都痛哭失聲。后來回到班里,全班同學與前任班主任的巨幅合影就掛在黑板旁邊,班長更是把前班主任的照片立在自己課桌醒目的位置。面對這一切,孟祥彬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他并無怨言,為了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他找每一個孩子談心,和他們聊前任班主任的好,聊各自的學習、生活和理想。一個月,他和全班60多個學生談了個遍。學生們逐漸開始向他敞開了心扉。后來學生們說,高三遇到老孟是他們最大的幸運。
高三沒有晚自習,可很多家長說孩子在家學習狀態不好,老孟征求了同學、家長和學校的意見,讓學生們在校自習,從晚上6點半到10點,他每天都陪在學生的身邊。有的學生說,當我想放松想玩的時候,看看老孟,我就又有了堅持下去的毅力。老孟一邊嚴謹地督促著學習,一邊也讓學生看到他細膩的一面。學生發燒,老孟總能第一時間送上熱水和退燒藥;學生沒吃早飯,也總能在第一節課后吃上老孟給買的早餐;學生情緒低落了,老孟總會耐心地一次一次與他們談心。他做的這一切,學生們看在眼里,更感動在心里。
讓孟祥彬既開心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是,有一次運動會上,他們班走隊列時,孩子們身上穿的衣服特別醒目,因為在每個孩子的胸前都清一色地印著老孟的照片。學生們一個個特別自豪地說,我們這不是個人崇拜,我們這是對老孟深深的愛!孟祥彬記得,在2004年的9月,他接到一封已經畢業的學生來信,打開信封,是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考取西安一所高校的女孩站在大雁塔下,女孩穿的正是那件印著老孟照片的T恤。孩子在信里說:老師,您知道嗎?別人都以為我衣服上印著的是哪個明星呢,卻不知道這是我最敬愛的老師,最讓我驕傲的老師!看著這封信,老孟的眼睛濕潤了。他記得那一年,就是這個他只帶了一年高三的班級,全班高考成績位列年級第一,那屆學生也成了他永遠的朋友。
教師黨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篇8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學記》中曾說過“親其師,信其道”,此乃中國教壇上的一句古訓。在教育中,孔子主張對學生施以“仁愛”,就像“最美教師”說的我們學校沒有大樓,沒有大師,但不能沒有大愛。愛與責任是教育永恒的靈魂。我們要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20__年11月10日早上,外來務工人員姚慧芬和女兒翁進城、兒子翁明沖在衢州市區清蓮里的家中煤氣中毒。兩名孩子就讀學校的老師們發現姐弟同時曠課后,立刻打電話聯系,并四處尋訪,幾經周折,最終在學生家中找到了煤氣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將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三位老師的責任心和愛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看見衢江四小三位老師的先進事跡是在網上,我深深的被她們的事跡所震撼,所感動。同樣,作為教師的我,學習了三位教師的先進事跡以后,感覺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們身上我看見了仁愛,看見了她們的堅持不懈,看見了她們執著的責任心,看見了她們那一份堅定的信念。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打電話給未到校的學生,這就是每個教師所應盡的職責。一般我們打電話,聽見停機的也就放棄了。最多給充了話費以后,聽到隱隱約約、語無倫次的聲音,也就掛斷了。但是三位老師并沒有因為這樣的挫折而放棄。調課之后,繼續尋找,不求任何回報。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很清楚,調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師,以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的精神,始終堅持著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見真情。她們的努力,她們的仁愛更是讓我自慚形穢。今后,我也要像她們一樣,做一個會堅持,會盡責,會關愛學生的老師。通過學習“最美老師”的事跡,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團結一心,用愛與責任去教育每一個學生。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出了課堂,我和學生之間便是好朋友。經常促膝長談,學生會對我非常的信任,談在學校的學習,學校的生活,有時甚至個人感情的問題。學生會將他所遇到的問題遇到的迷惑說出來給我聽。其實,我們經常說某個班的哪個學生真的很調皮很難教,現在的學生怎么越來越難教,諸如此類的埋怨一大堆。并非如此,用心做最好,用心用行動去感化他們。我們堅持“引領技術,成就未來”的校訓。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堅持理實一體化。做雙師型的優秀教師,也切實的在做。理論講完,馬上實踐。實踐中有不明白的又講理論。在理論中學習技術,在技術中掌握理論。讓學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術和理論知識。讓他們能在畢業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正是本著“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精神,團結一心,用愛與智慧去教育學生。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家長的信任和社會的肯定??鬃右苍浾f過:“仁者,愛人”,要做到“誨人不倦”。關愛學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只有關愛學生,師生關系才會融洽。只有關愛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才可繼續。我將堅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師”學習,學習她們的責任心、愛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將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動中去,讓“最美老師”的精神繼續傳遍全國各地。